91在线产国
添加时间:非洲有一句谚语叫做“青蛙的鼓噪,岂能阻止牛到河边饮水”。不管个别国家或个别人如何攻击抹黑,中方都将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同非方一道,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非洲走深走实,结出更多硕果,更好造福非洲和非洲人民。问:据彭博社报道,美国陆军将在太平洋地区部署一支特遣部队以加强对抗中国和俄罗斯。美陆军部长麦卡锡接受采访时表示,该部队旨在协助应对那些可能阻止美国航母战斗群靠近亚洲大陆的国家。美方这一决定不仅是军事问题,而且会影响整个地区的地缘平衡。你对此有何评论?
境外旅游事故频发2月27日,众信旅游发布2018年度业绩快报,据悉,这是自2014年登陆A股,众信旅游首次出现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三项指标同时下滑。对于业绩变动原因,公告指出,是受泰国普吉岛沉船、印尼巴厘岛火山爆发等事件对东南亚目的地的影响,该公司2018年三季度盈利情况较2017年同期出现下降。虽然公司管理层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但四季度业务毛利仍较去年同期有较大下降,致使公司2018年净利润下降1亿元左右。
此后三个多月,重组预案经过几轮修订。直至4月23日,ST新梅发布重组草案,将拟置入资产的评估值下调为59.43亿元,拟购买资产最终作价58.85亿元。待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未来的实际控制人陈刚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ST新梅的股权比将达41.22%。
▍放开QFII/RQFII额度限制信号意义更大。截至2019年8月,QFII累计获批额度为1114亿美元,远低于3000亿美元的额度上限(今年1月4日从1500亿美元提升至3000亿美元)。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估算QFII实际持有A股市值约6078亿元,约868亿美元,占实际获批额度78%,占总额度上限29%。2019年二季度末相较2017年底,沪深300区间收益率为-1.8%,而QFII持有A股市值在同期净减少373亿元,下滑5.8%,陆股通持有A股市值在同期增加5099亿元,增长96%。由于沪深港通在资本跨境流动、结算、税收等方面相较QFII更加灵活,沪深港通在近年已经替代QFII成为外资主要流入通道,放开QFII额度限制的实际作用可能有限。不过,放开QFII额度限制是金融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落地,对市场的信号意义更大。
6月13日,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证监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开板仪式。责任编辑:陈永乐策略聚焦|拐点将至,积极配置来源:中信证券研究外部流动性和内部政策的转机已经明确;国内货币政策依然趋松,金融市场的局部风险可控,不会蔓延。市场向上的拐点将逐步确立,建议积极配置,紧扣三条主线,把握转机背后的机遇。
责任编辑:卢昱君瑞幸咖啡最快上市反观茶业困局:毛利率超40% 为何不受资本的待见?每经记者 于垚峰 每经编辑 魏官红 知名歌手谢春花在歌曲《茶酒伴》中唱道:山路若陡缓步迈,斗酒洒羁绊……儿女情长愁摩愁,不如茶相伴。 中国的茶酒文化常常被相提并论,但实际上,茶企和酒企的境遇,可谓是天壤之别。在中国白酒企业中,近20家登陆A股,贵州茅台更是以2018年年销售772亿元、净利润352亿元冠盖群芳。反观国内茶企,尚无企业在国内主板上市,只有近20家企业挂牌新三板。营收过亿元的企业,不过四五家。 而如今,茶和咖啡的话题度越来越高。5月17日晚,“小蓝杯”瑞幸咖啡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规模达6.95亿美元,刷新了中国企业近期赴美上市的最快速度。如此看来,茶企在资本市场可谓是“凄凄惨惨戚戚”。 瑞信方正证券投资银行总经理、资深保荐人赵留军曾表示,企业上市的核心在于盈利能力,茶企的业务模式、发展战略等都会体现在财务结果中。成功上市的茶企估值至少要达到十亿美元。目前,中国少有茶企能够达到这个规模。 茶企毛利可观 “中国茶企有一个怪现象,规模越小的企业,往往利润还要更好。”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上,一位中型茶企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茶业的门槛较低,很多人都可以进入这个领域,把企业控制在一定的规模,日子往往过得很舒服。 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很多茶企在做大到一定规模后,便不再进行扩张,若再扩张,边际效益就开始下降,因此做到产值上亿元的规模,似乎是茶企的一个发展瓶颈。而观察已经挂牌新三板的茶企可以发现,大部分茶企的产值规模在几千万至上亿元不等。 尽管国内茶企的规模普遍不大,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一般茶企的毛利率在40%~60%。其中,七彩云南公布的财报显示,公司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毛利率都在70%左右。 谢裕大(430370,OC)在挂牌新三板后,表示要冲刺A股,然而2018年10月却宣布终止上市辅导。这家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在挂牌新三板的茶企中,可以跻身前三。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94亿元,同比增长9.67%;毛利率为45.65%。2017年毛利率为43.83%;公司实现净利润1351.53万元,同比增长46.33%。 已经从新三板摘牌的八马茶业,其2016年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增长14.30%,实现利润3974.68万元,同比增长26.83%,公司2018年毛利率为55.54%。八马茶业财报显示,公司销售布局主要在华南、华东和华北,消费群体在发达地区,容易受到投资机构的关注,因此有多家机构投资布局。 根据公司2016年年报,在八马茶业前十大股东中,有三家投资机构的身影,分别是:北京和谐成长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750万股,占比9.87%;天津天图兴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360万股,占比4.74%;南海成长精选(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持股315万股,占比4.14%。 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在谈到公司从新三板摘牌时表示,公司有更大的追求,不排除在国内A股上市。“原来在新三板的交易也挺好的,从每股6元多涨到将近20元,后来我们有更大的追求,过不多久大家就可以感受到。” 王文礼还表示,八马茶业目前是中国销量第一,中国茶连锁专卖第一,拥有1500多家连锁店。 资本为何不爱茶? 虽然八马茶业此前获得了三家投资机构青睐,但却不能改变一个现实,那就是资本并不爱茶。如已经从新三板摘牌的七彩云南,公司的股东全部是自然人,未见投资机构的身影。而在谢裕大的公司股东中,仅有一家久乘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久乘鸿运新三板一号基金,持股520万股,占比4.41%,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5月17日晚,“小蓝杯”瑞幸咖啡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规模达6.95亿美元。从2018年1月1日试运行,到2019年5月份正式上市,瑞幸咖啡刷新了中国企业近期赴美上市的最快速度,此前趣头条从创立到登陆纳斯达克花费了2年多时间,而瑞幸不过17个月。 反观国内茶企,不仅没有在A股和美股上市的,甚至一些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也纷纷退出。2018年以来,八马茶业、中吉号茶业、七彩云南等茶企先后终止挂牌。这样的现象,也反映出我国茶叶行业集中度低,缺乏品牌化和标准化运作,难以获得资本青睐,至今尚未出现一个真正的巨头型茶企。 数据显示,我国90%以上的茶企年销售额不足500万元,全国百强茶企销售额仅占全国茶叶销售总额的12%。即使是创始于1993年的天福茗茶,经过26年的发展,2018年销售额只有16.36亿元,不足整个市场的1%。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各个地区都有茶园等相关产业,彼此间交流较少,“大鱼吃小鱼”的现象较为少见,产业难以集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就难以做强,因而也不受资本的重视。来自江西的一位投资人表示,茶叶在资本界并不被看好,真正会往这里投的资本并不多。 酒业上市如火如荼,茶业却悄无声息。除在中国香港成功IPO的天福茗茶外,安溪铁观音、华祥苑、信阳毛尖、四川竹叶青、杭州龙井等知名茶企均未能如愿IPO。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安溪铁观音集团董事长刘纪恒曾公开指出,中国茶企难上市的根本原因在于未形成工业化体系。 对此,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在上游,中国茶企小而分散的特征导致茶叶产品难以实现标准化,绝大多数茶叶还处于土特产粗加工的状态,行业整体难以做大。在下游,茶叶是一个高利润产业。那么,资本为何不爱茶呢?因为茶行业并不是说投入后马上就有回报,可以总结叫做行业的特性跟资本的属性是背离的、相悖的。资本要求的是短平快,但如果要认认真真做一个产业的话,产业链条太长了。另外,中国的茶叶品牌还没有出现太多,这也是原因之一。 大茶国,小茶农 中国是茶的故乡,发现并利用茶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茶博会被视为行业发展的一个风向标,在此次茶博会上,有1500多家国内外的商家参展,共设展位3100多个。走进茶博会,犹如走进了茶的世界,红茶、绿茶,黑茶、白茶……应有尽有,汇集了包括中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的茶品种。 在中国当代茶文化发展论坛上,中国茶文化协会会长周国富表示,无论是从产出还是消费数量看,中国都是茶业大国,但还不是茶业强国。中国茶业还存在着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低小散弱等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我国茶园面积约占世界茶园面积75%左右,但产量约占45%,是世界前八产茶国家中单产最低的,产出效率比较低,其他国家约是中国的1.5~2.6倍。 二是中国茶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品牌不响,标准不一,各自为营,以原料茶和中低端茶出口为主,缺乏国际茶叶市场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三是品牌化、集约化、规范化程度低,大国小农特征明显,全国茶品名超过1500个,但大多数有名无牌,有品牌的规模也不大,尤其缺乏有竞争力的国际大品牌。 四是综合利用和深加工程度低,中国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仅占5%左右,邻近的日本,茶食品、茶饮料等深加工产品丰富,消费占比达40%左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茶博会上的安吉白茶展区看到,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展区里,有四五家安吉白茶的茶企都在展示各自的茶叶品牌。一家名为盈茶园的茶企老板朱仁元告诉记者,自家拥有茶园300多亩,家户订单600多亩,年产茶2万斤,产值1000万元左右。 朱仁元表示,他这样的规模和体量在安吉就属于中等规模,整个安吉像他一样规模的茶企也就10多家。另外还有两三家大型的茶企,年销售额可以超亿元。 记者了解到,在安吉的茶企中,只要加入了安吉白茶协会,都可以在包装中使用“安吉白茶”,但是仍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品牌。在现场,前来看展的消费者告诉记者,他们对于这些安吉白茶的品牌,都感觉到很陌生,并没有很熟悉的知名品牌。 根据安吉官方发布的数据,安吉县拥有茶园17万亩,年产茶叶1800多吨,产值25亿元,安吉白茶还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不过,整个安吉白茶行业,形成规模的企业并不多,只有极白、龙王山等少数几家企业的年产值进入亿元级别。而这些企业的品牌“极白”、“龙王山”在整个茶叶品牌中,也并不具有较高知名度。茶博会期间,记者在现场随机调查发现,消费者对于茶叶品牌知之甚少。 而纵观整个中国茶业,在业内具有知名度的品牌也并不多,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更是寥寥无几。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发布的《茶叶品牌化消费行为与营销策略》报告显示,在品牌忠诚度方面,在来自10座城市的1万名茶叶消费者当中,只有11%的人购买的茶明确来自同一家企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茶企品牌还缺乏足够的影响力。 深加工能力不足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茶园面积4395.6万亩,同比增长2.9%,茶叶产量261.6万吨。全国茶消费人群近5亿人,茶叶销售量达191万吨,年人均茶消费1.36千克,是世界茶消费大国。 不过,人民日报曾经发布的《万家中国茶企,为何利润不及一个立顿?》一文,深深刺痛着中国茶人的心。立顿红茶年销售额10多亿欧元,在中国茶企中,营收过亿元的已经算是大型企业了。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孙忠焕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茶产业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一个产业,现在全国有一千多个县在产茶,全国已经形成了260多万吨的产量,将近6000亿元的年产值。 “中国茶的产业特点,是这个地方只能生产这种茶,不像立顿集合生产所有的茶品,他们没有我们的香味,没有我们的口味,没有我们的茶形美,这是中国茶文化的特点。”孙忠焕认为,中国茶应该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中国茶品牌。 记者注意到,前来参展的中国茶企中,大部分仍然是以传统的冲泡茶为主,经过深加工后,形成的茶商品较少。与之对应的是,消费者对茶商品的关注度并不高,在茶博会上,一些茶企生产的茶饼、茶糕等产品,品尝的人都很少,更多的消费者愿意去品一杯茗茶。 一家来自江西的茶企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们的茶园位于庐山半山腰,除了生产庐山云雾茶之外,也会利用茶叶作为原材料,进行一些深加工,比如制作茶饼。“但似乎销量并不好,也许和品质口感有关,也许是没有形成自己品牌。”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林智表示,目前我国茶叶深加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在商品化、产业化方面还无法比肩国外先进水平,多数深加工企业仍以生产茶叶提取物等中间原料为主,如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茶色素等,主要的终端产品还局限于茶饮料。